民法典中加盟合同纠纷如何定性
来源:欧宝体育直播在线 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9:50:17(一)从合同性质来看,加盟合同通常属于特许经营合同范畴。特许人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被特许人使用,被特许人按约定开展经营并支付费用。这种合同具有特定的商业合作性质。
(二)审查合同约定内容。若合同明确约定了双方在品牌使用、经营模式、技术上的支持等特许经营相关方面的权利义务,符合特许经营的特征,那么可认定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。例如,约定被特许人一定要按照特许人的统一形象、管理模式进行经营等。
(三)考量双方实际履行情况。即便合同名称未明确体现特许经营,但实际履行中存在特许经营的实质行为,如特许人提供品牌宣传、培训等支持,被特许人使用特定品牌开展经营,也应认定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。
此外,若加盟合同中存在欺诈、违约等行为,还可能涉及欺诈纠纷、违约责任纠纷等。具体定性需结合案件真实的情况,依据有关规定法律规定和证据做准确判断。
从法律规定看,进行商业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,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、技术上的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。公司进行特许经营备案是一种对自身符合特许经营相关规范的公示,也是对加盟商权益的一种保障措施。
从实际风险角度,没有备案就招加盟商可能面临诸多风险。一是行政处罚风险,有关部门可能会对违规公司进行罚款等处罚。二是可能引发大量的合同纠纷,加盟商一经发现企业未备案,可能会以企业不具备合法特许经营资格为由,主张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,要求企业返还加盟费等相关联的费用,这会给公司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与商业信誉损害。
(一)合同相关证据。务必保存好加盟合同原件,包括合同的签订、变更、补充等相关文件,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双方权利义务、加盟费用、营业范围、期限等条款,确定是不是存在违约情形。
(二)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证据。例如支付加盟费用的凭证,如银行转账记录、收据等,以证明费用支付情况;双方往来的函件、邮件、聊天记录等,从中梳理关于业务沟通、问题反馈、协商解决等内容,看是不是真的存在一方未履行约定的情况。
(三)经营相关证据。如加盟店的营业执照、店面装修费用凭证、采购设备及原材料的发票等,用于证明为加盟经营所做的投入;若涉及销售,还需保存销售记录等,以反映经营状况。
(四)证人证言。若有了解加盟合同履行情况的有关人员,可请其提供证言辅助证明事实。
收集证据时,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、关联性和合法性,确保证据能够有力支持自己的主张。
< 上一条
新业态劳动者法律保护路径探析
下一条 >
公共基础知识题库

